10月13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本届大赛自4月启动,共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参赛,最终4720个项目晋级全国总决赛,涵盖五大赛道。在总决赛舞台上,溥渊未来技术学院获得2项金奖(产业赛道1项、国际赛道1项)。
产业赛道金奖:长聘教授李冕团队——《边缘端“工业智能体”先进技术研发》
国际赛道金奖:长聘教轨副教授谢宇俊团队——《FALCON——锂电池失效分析智能体》
全国总决赛获奖项目简介
· 边缘端“工业智能体”先进技术研发(产业赛道 金奖)
围绕锂电池制造中电极分割检测难、模型迭代慢、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云端大模型标注—边缘推训更新—结果智能修复”三层协同架构。构建多模态自动标注体系,突破人工依赖;研发边缘端推训更新系统,加速模型迭代;构建分级修复策略,实现分割结果精确修复。该框架支持全流程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助力构建“检测-反馈-优化”闭环质量控制体系,提升电池安全性与制造智能化水平。
· FALCON——锂电池失效分析智能体(国际赛道 金奖)
以电镜表征为核心,构建从微观表征到智能决策的失效机制分析智能体。一键生成可量化、可追溯的标准化报告;在头部企业完成验证,具备<10Å分辨率与>100GB/分钟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分析效率并降本,形成“可验证—可量化—可追溯”的工程化闭环,服务新能源电池安全与产业升级。
在此前举行的上海赛区决赛(区域赛)中,学院团队共取得2金4银2铜:
金奖(2项):《高效智能界面蒸馏器解决方案》;《边缘端工业智能体先进技术研发》
银奖(4项):《燃煤电厂高效可靠深调发电系统研发》;《源盾动力——基于金属空气电池的应急电池系统》;《融合决策智能的柔性产线自学习动态调度平台》;《全球首套工业缺陷免疫双模故障诊断系统》
铜奖(2项):《柔智科技——新一代汽车零部件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动力电池模组/电池包电芯堆叠装配智能控制解决方案》
作为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溥渊未来技术学院以教育综合改革为牵引,打破学习、学科与学校边界;坚持以赛促学、以研促训、以用促创,服务国家战略与未来产业,培养兼具战略格局与全球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