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溥渊未来技术学院聚焦可持续能源、健康科学与技术两大方向
着力打造10+X个国际化前沿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全球领先的教学科研高地

未来有机光电子研究中心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9.18

溥渊有机光电学术报告

时间:9月26日

活动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图书馆东翼楼200号报告厅

 


 

1.讲座主题:高强韧离子凝胶

主讲人: 严锋,苏州大学教授

时间: 9月26日 14:00

摘要: 聚离子液体是指由离子液体单体聚合生成的,在重复单元上具有阴、阳离子基团的一类离子聚合物,兼具离子液体和高分子聚合物的优良性能。由于聚离子液体同时具备离子液体与聚合物的优点,并且克服了离子液体的流动性,因而近年来成为高分子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报告将介绍离子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

主讲人简介:

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入选江苏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2019年入选苏州市“新时代基层典型”培育对象。2020年入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22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人才计划(第一层次)。2022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23年入选“江苏教师年度人物”。研究成果在Nature Materials, Nature Electronic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担任江苏省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市软物质材料与新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任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Elsevier)副主编。

 

2.讲座主题:动态二硫化学与功能材料

主讲人: 曲大辉,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时间: 9月26日 15:00

摘要:利用“自下而上”策略,在分子层面利用合成化学工具精准改造分子基元,然后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即超分子化学)将分子尺度的本征性质和动态行为集成、放大到宏观材料尺度,是化学家设计动态分子材料的基本手段。因此,发现和拓展“动态化学工具箱”(dynamic chemistry toolbox)是构筑动态智能材料的化学基础。我们发现了一种天然小分子硫辛酸的本征结构特点,其极其简单的分子骨架同时包含了动态共价二硫键以及非共价键羧基单元,以此开发了一种动态超分子聚合物的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本报告将聚焦我们在该方向的一些探索。

主讲人简介:

曲大辉,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曲大辉教授一直从事动态化学与智能材料的研究,在动态分子机器精准合成与组装、动态智能发光体系、可回收动态高分子材料等方向做出了一系列特色工作。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晨光学者、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人才计划或者项目资助,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等。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化学会超分子化学青年创新学术讲座奖、上海市化学化工庄长恭奖、上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等奖励及荣誉。

 

3.讲座主题:高分子水凝胶的生物感知与调控

主讲人:王启刚,同济大学教授

时间: 9月26日 16:00

摘要: 生物电子学有机结合了两个系统,自然生物系统和人造电子系统,并致力于提供新的平台实现人机界面的信息交互,以用于监测生物组织活动。但是,生物体固有的富含水分的软湿特性与人造电子设备中坚硬的硅和金属材料存在巨大的差异,电信号在两者之间无法高效传递。因此亟需发展一种“桥联”材料,将两者有机结合。本报告聚焦水凝胶这种优良软湿材料,通过设计温和高效的级联酶催化体系,原位构建高活性的载酶凝胶,从而实现生物体代谢指标的精准感知和智能调控。

主讲人简介:

王启刚,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挂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11)。1995-2002年华东理工大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0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2007-2011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和理化学研究所相继开展博士后研究。整体研究工作围绕载酶活性高分子水凝胶设计及其催化诊疗应用这一主线来展开,累计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Nat. Commun., Adv. Mater.,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等论文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