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座主题:高比能高安全水系电池设计与研究
主讲人: 陈龙,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邀请人: 未来电池研究中心
时间:2025年9月12日 12:00
地点: 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图书馆东翼楼200号报告厅
摘要: 水系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装置之一,因其具有高功率密度、长使用寿命和高安全性的优点而备受青睐。但是由于水分解电位的限制,导致其工作电压较窄,能量密度较低,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在该报告中,作者介绍了一种电解液设计改性策略,有效拓宽了水系电解液电压窗口,抑制了析氢析氧副反应,提升了电池循环稳定性与能量密度;构筑了一种全新开放式水系锂离子电池,进一步提高了水系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利用氯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进一步提高水系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一种六配位添加剂改善锌溴液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全新全铁液流电池的配体,大幅提升了全铁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循环稳定性。
主讲人简介:

陈龙,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人才计划与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16年6月获得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师从夏永姚教授,2016年11月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王春生教授,2019年7月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于2021年1月入职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加入李春忠教授团队。研究方向聚焦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电解液,先后主持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探索者”计划项目、上汽基金会项目。在Nat. Nanotechnol.、Nat. Energy、Joule、Chem、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Chem. Eng. Sci.等领域内权威期刊发表70余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4000次,H因子47。担任Energy Materials Advances、Susmat、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青年编委。
2.讲座主题:催化跃迁:迈向极高理论能量密度的金属空气电池
主讲人: 杲祥文,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邀请人: 未来电池研究中心
时间: 2025年9月12日 12:40
地点: 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图书馆东翼楼200号报告厅
摘要: 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形势对由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空气电池是电化学储能中理论能量密度最高的体系之一,但是其在空气正极、金属负极、液态电解液等多重界面均存在极大挑战。报告人利用催化媒介体调节空气正极反应能垒,提升氧气还原限速反应动力学同时,实现非稳态中间体歧化过程的热力学稳定,突破传统锂氧气电池充放电容量低、充电电流小、反应过电位大、循环性能差共性问题,实现金属空气电池高比能、高稳定性等的兼顾。如何进一步提升金属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逼近其理论能量密度,实现颠覆式空气电池实现电化学储能体系,报告人也会给出自己的想法与反思。
主讲人简介:

杲祥文,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材料系,2019-2022年分别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hn B. Goodenough教授课题组和牛津大学英国皇家学会会士Peter G. Bruce爵士教授课题组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于2023年入职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锂氧气电池,镁钙离子电池和锂金属固态电池等新型储能与动力电池系统,先后主持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启明星项目、上海市科委关键技术研发“新能源”项目等,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Energy,Nature Chemistr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H因子37。担任Materials Today Energy,SusMat,Energy Materials等期刊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