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培养体系


         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人工智能+主动健康为核心特色,面向健康大数据和AI”智能健康系统、“健康科学基础”和健康与社会等方向,建立理、工、医、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所有课程按照专业特色划分为四个板块(基础板块、人文素养板块、交叉学科板块、创新实践板块),学生在培养计划的指导下选定课程。


一、基础板块均为专业基础类必修课程,包括:

数理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电类、计算机、生物学类等基础课程。

二、人文素养板块均为通识基础课程,包括:

英语课程;

体育课程;

思想政治课程;

文史哲类选修课程。

三、交叉学科板块由交叉核心课程和交叉专业课程组成。

交叉核心课程均为专业必修课程,共计8门;

交叉专业课程均为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特色。学生以个人学术发展和专业志趣为指引,从19门专业选修课程中选择5-6门课程,形成因人而异的模块化、定制化、个性化的课程培养组合。

四、创新实践板块包括工程学导论、创新科研实践、健康科学与技术实验、健康行业实践等系列课程。

        该板块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依托学院各科研中心,设置涵盖从呼吸、运动、心血管等宏观健康参数的检测到细胞、生化、遗传等微观健康参数检测的项目式实践内容,并结合健康产业,健康研究所,以及健康管理机构的实地调研,形成从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等三方面入手的沉浸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未来从事健康科学研究,健康产业,或公共健康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本院开设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如下:

A. 交叉核心课

 必修课;

 29学分。

人工智能基础与实践

统计分析与实验设计基础

信号与系统设计

生物学导论

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I

营养与代谢基础

心理与精神健康

生理与病理基础

B. 交叉专业课

 选修课;

 须修满14学分,多余学分计入个性化;

 ab模块中选择一个主修模块并修满8学分,另一模块修满2学分;在c模块中修满4学分。

a. 健康大数据和AI

人工智能进阶

大语言模型与提示工程

医学成像原理

生物信息学

b. 智能健康系统

健康检测与传感技术

生物材料

生物力学

人体工程学

c. 健康科学基础

遗传、环境与健康

神经生物学与神经工程

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II

运动生理学

睡眠与健康

药理与药物代谢

d. 健康与社会

健康经济学基础

健康行业实践

生理系统建模与控制

公共卫生与管理

医疗器械标准和法规

C. 创新实践课

 必修课;

 25学分。

健康科学与技术实验 I

健康科学与技术实验 II

创新科研实践 I

创新科研实践 II

创新科研实践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