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人工智能+主动健康”为核心特色,面向打造未来健康新质生产力、满足人类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完善的人格、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数学、统计学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前瞻性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通过将信息、机械、材料等工程学科与生物、心理、遗传、医药等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全周期主动健康领域技术向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着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心脑健康、运动健康、营养健康、环境健康等未来健康新兴产业的科技领军人才。



    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可达到如下目标:

    1)具备扎实的数学及AI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2)具备健康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核心知识及解决复杂健康工程问题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环境中工作。

    4)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 课程体系

    培养体系


             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人工智能+主动健康为核心特色,面向健康大数据和AI”智能健康系统、“健康科学基础”和健康与社会等方向,建立理、工、医、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所有课程按照专业特色划分为四个板块(基础板块、人文素养板块、交叉学科板块、创新实践板块),学生在培养计划的指导下选定课程。


    一、基础板块均为专业基础类必修课程,包括:

    数理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电类、计算机、生物学类等基础课程。

    二、人文素养板块均为通识基础课程,包括:

    英语课程;

    体育课程;

    思想政治课程;

    文史哲类选修课程。

    三、交叉学科板块由交叉核心课程和交叉专业课程组成。

    交叉核心课程均为专业必修课程,共计8门;

    交叉专业课程均为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特色。学生以个人学术发展和专业志趣为指引,从19门专业选修课程中选择4-5门课程,形成因人而异的模块化、定制化、个性化的课程培养组合。

    四、创新实践板块包括工程学导论、创新科研实践、健康科学与技术实验、健康行业实践等系列课程。

            该板块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依托学院各科研中心,设置涵盖从呼吸、运动、心血管等宏观健康参数的检测到细胞、生化、遗传等微观健康参数检测的项目式实践内容,并结合健康产业,健康研究所,以及健康管理机构的实地调研,形成从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等三方面入手的沉浸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未来从事健康科学研究,健康产业,或公共健康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本院开设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如下:

     A. 交叉核心课
     ▷ 必修课;
     ▷ 共29学分。
     人工智能基础与实践
     统计分析与实验设计基础
     信号与系统设计
     生物学基础
     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I
     营养与代谢基础
     心理与精神健康
     生理与病理基础
     B. 交叉专业课 
     ▷ 选修课;
     ▷ 须修满16学分,多余学分计入个性化;

     ▷ 在a,b模块中选择一个主修模块并修满

          8学分,另一模块修满4学分;四个模块

          任选修满4学分。

     a. 健康大数据和AI 人工智能进阶
     医学成像原理
     生物信息学 
     b. 智能健康系统 健康检测与传感技术
     生物力学与生物材料
     应用运动生理学
     c. 健康科学基础 遗传、环境与健康
     神经生物学与神经工程
     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II
     药理与药物代谢
     d. 健康与社会 健康行业实践
     生理系统建模与控制
     健康经济学与政策
     C. 创新实践课
     ▷ 必修课;
     ▷ 共8学分。
     创新科研实践 I
     创新科研实践 II
     创新科研实践 III



  • 详细描述

    健康科学与技术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LT)


             以该专业的“AI健康和大数据方向为例,模块化课程内容包括生物信息学、统计分析、大语言模型与提示工程等,通过多学科充分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在具备扎实的数学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基础上,进一步具备利用健康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核心知识及解决复杂健康工程问题的能力;以智能健康系统方向为例,学生将重点学习信号与系统设计、医学成像原理、健康监测与传感技术、人体工程学等内容,构建完整的相关知识体系。此外,专业也聚焦健康领域所涉及的社会与伦理问题,通过颗粒化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需求,开设包括健康经济学基础公共卫生与管理”、“医疗器械标准和法规”等课程。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课程概述 

     Course Description

    人工智能基础与实践

     讲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健康科技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解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

     健康科学问题的能力。

    信号与系统设计

     讲述信号处理和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培养学生设计和实现医疗设备及健康监测系统信号

     处理算法和系统的能力。

    统计分析与实验设计基础

     讲述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针对

     实际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和设计实验能力。

    人工智能进阶

     讲述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算法原理及其在健康科学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问

     题解决能力。

    生物学导论

     讲述生物学基本概念、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发育、生态与环境等,培养学生

     系统认识生命活动本质和生物医学应用能力。

    健康经济学基础

     讲述健康与医疗卫生的经济学问题,包括健康的生产和消费、医疗服务的供需及健康政策的经济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健康经济学基本概念和方法及评估健康政策和干预措施经济效果的能力。

    健康行业实践

     通过实践了解健康行业的现状、社会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规划意

     识。

    大语言模型与提示工程

     讲述大语言模型的原理、应用及提示工程技术,培养学生设计高质量提示并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自动

     写作、问答系统、语义理解等场景的能力。

    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I

     讲述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生化过程,培养了学生全面理解细胞微观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及生物分子

     功能的能力,并强调其在医学和健康科学中的应用。

    营养与代谢基础

     讲述营养学的基本概念、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其代谢过程,培养学生理解营养与人体健康

     复杂关系并应用于健康科学研究或临床实践的能力。

    遗传、环境与健康

     讲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人类健康,培养学生理解综合健康影响及掌握相关研究方

     法和技术的能力。

    神经生物学与神经工程

     讲述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基础及其与工程技术的交叉应用,培养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基本知识和神经工程

     最新进展的能力。

    心理与精神健康

     讲述心理和精神健康对生理系统的影响及现代检测与干预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解心理与生理健康

     相互作用及掌握评估工具和干预技术的能力。

    生理与病理基础

     讲述正常人体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培养学生

     掌握生理学和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II

     讲述蛋白质生物化学、代谢途径、遗传信息表达及细胞信号传导的高级概念和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理

     解并分析生物分子在维持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中作用的能力。

    生理系统建模与控制

     讲述生理系统的数学建模和控制策略设计,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分析和解决生理系统问题的能

     力。

    生物材料

     讲述生物材料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健康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材料基本概念及其

     性能评估的能力。

    健康检测与传感技术

     讲述现代健康检测技术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培养学生掌握传感器类型、工作原理、设计方法

     及其在生物医学和人体健康监测中的应用能力。

    健康科学与技术实验 I

     通过实验介绍呼吸、运动、心血管和神经功能的检测方法,培养学生掌握人体健康宏观参数检测技术

     及对健康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创新科研实践 I

     实践调研健康产业或科研实验中的问题和需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行文献调研和行业

     需求调查,并形成解决方案和计划的能力。

    创新科研实践 II

     在创新科研实践 I”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设计或者研究,并对获得数据或者结果进行评价。

    生物信息学

     讲述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中的应用,培

     养学生理解和分析生物学数据及解决实际生物医学问题的能力。

    运动生理学

     讲述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培养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运动训练、

     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中应用的能力。

    睡眠与健康

     讲述睡眠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及现代技术在睡眠监测、评价和提升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掌握睡眠生理学

     知识和改善睡眠质量的能力。

    药理与药物代谢

     讲述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过程及其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培养学生掌握药理学

     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公共卫生与管理

     讲述公共卫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管理方法,培养学生在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卫

     生保健及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医疗器械标准和法规

     讲述医疗器械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培养学生理解医疗器械定义、分类、注册、生产、经营和使用

     过程中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

    生物力学

     讲述人体各系统在不同尺度上的力学原理及其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分析力学特性对健康的影响及应用生物力学知识解决健康科学与技术问题的能力。

    医学成像原理

     讲述X射线投影成像、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医学成像、超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MRI)等主要

     医学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这些技术的能力。

    人体工程学

     讲述人体与工作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机界面设计及相关健康与安全问题,培养学生在健康科学与技术

     领域应用人体工程学的能力。

    健康科学与技术实验 II

     通过实验介绍代谢、分子、细胞、生化及遗传检测技术,培养学生掌握人体微观健康参数检测技术及

     数据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创新科研实践 III

     在创新科研实践I&II”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设计或研究并展示,培养了学生独立开展科研项目、解决

     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人工智能+主动健康”为核心特色,面向打造未来健康新质生产力、满足人类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完善的人格、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数学、统计学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前瞻性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通过将信息、机械、材料等工程学科与生物、心理、遗传、医药等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全周期主动健康领域技术向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着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心脑健康、运动健康、营养健康、环境健康等未来健康新兴产业的科技领军人才。



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可达到如下目标:

1)具备扎实的数学及AI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2)具备健康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核心知识及解决复杂健康工程问题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环境中工作。

4)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